-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儒学下乡
道家思想中国农村社会的衰变始于清末,百余年过去了,这一趋势并未得到遏止。那么,今日的衰败是否出现了新的特征呢?20世纪30年代,在乡土中国日益分崩之际,“最后的儒家”梁漱溟先生曾试图运用儒家文化拯救中国农村。那么,今天是否还存在儒学“下乡”的可能? 儒学既是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知识系统。作为生活方式的儒学本来就孕育于农业文明,那么,何来 “下乡”之说?应该说,儒学本来是“在乡”的,只是近代以来...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关于吕洞宾祖师留下一首五言古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 金童登锦帐,玉女下香阶。 虎啸天魂住,龙吟地魄来。 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婴孩。 姹女住南方,身边产太阳。 蟾宫烹玉液,坎户炼琼浆。 过去神仙饵,今来到我尝。 一杯延万纪,物外任翱翔。 顿悟黄芽理,阴阳禀自然。 乾坤炉里炼,日月鼎中煎。 木产长生汞,金烹续命铅。 世人明此道,立便返童颜。 宇宙产黄芽,经炉煅作砂。 阴阳烹五彩...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公心
道家思想天地有情但无私,万物生化各自主, 春夏秋冬四季施,东西南北五方行, 风调雨顺民安乐,物阜人康道有灵, 其中不离阴阳现,回风混合橐龠临...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入道
道家思想红尘看破步道中, 五颜六色闭目空。 闲谈不论贵与富, 一心只读圣贤书。 冷眼旁观名利场, 金鸡独立梅花桩。 丁酉年九月...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先天斗母奏告玄科
举步虚 师剔九凤罡 飞诀于水盂 焚九凤符 臣闻鲸波入圣。能除五浊之尘。凤篆超凡。可降九清之炁。离火初焚。坤舆已肃。以今焚香告召九凤破秽大将军。五方五帝五龙君。天德月德君。生炁旺炁方大力威神。洞罡太玄吏兵华池文浴夫人。沧水绣衣使者。荡凶院解秽局一行官将吏兵。并请各各持符仗剑。降布真炁入吾水中。助今荡秽。务俾千邪屏迹。万怪灭踪。动天地。感鬼神。藉此蠲洁之力。鼓雷霆。润风雨。建兹清静之场。注想一专...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元始天尊说甘露神咒妙经
道家思想尔时,元始天尊在西那玉国香林园中、七宝莲华座上,与天中神仙说无上真道,令入大乘,生解脱门,离於空见。后与天地神仙说五行运化见应功德小乘妙道,尽十方空界,令入道域。又言有鬼中仙,夫鬼中仙者,昔於人中行三千阴功,死经太阴,不入恶趣,变化作用,与鬼神等,功德力及乃成鬼仙。今为说九化炼阴生尸章,令生阳辉,上升九天。又说十方九地之下,三涂地狱,善恶报应,因缘福果,无不该备。是时中,有一童子,名曰静明月光...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元始天尊说梓潼帝君本愿经
道家思想尔时元始天尊在清微天宫黄金阙内,会诸天帝君与无极圣众,升玉华宝座,放大光明,照诸世界,观诸众生遭值劫运,受无量苦恼,宛转尘寰,轮回生死,慨尔叹曰:民哉,民哉,谁使而然哉!是时有一真人,名曰慈济,从法座起,越班而出,长跪道前,白天尊言:贱臣不德,仰叨道荫,得离斯苦,昨睹玉皇尊帝检校图箓,推定劫运,勑北阴黑煞、多目原厉,及诸天魔王等众下巡人间,兴动兵戈,流布瘟疫,杀戮生民万万亿数,俾诸世人,靡有遗类...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中
道家思想太上洞玄灵宝召伏绞山精八威策文,与《元始玉篇真文》 同出於赤天之中,挺自然之运表、明太空之灵象,开三图以通真,演五行於玄府,运四气以应神,镇玉篇以固劫,保地於元根,命灵策以制魔,吐神祝以遐震,施八威以正度,啸五帝以召龙。是故关机乘之不倾,五狱保之以长存,山河得之而不沦,人神受之而无穷。太上大道君受之於元始天尊,赏箓於上三天玄都紫微上宫。依玄科,四万劫六天气消,真道当行,有其人依科...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修真十书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
道家思想夫天主阳,食人以五气;地主阴,食人以五味。阴阳相成,结为五藏之气,散人四肢十二部三百六十关节,引为经脉津液血髓,蕴成六府三焦十二经,通为九窍,散五藏者,为人形之主。一藏损则百病生,五藏损则百形灭。故立五藏者,神明魂魄志意之所主,是以心主神,肝主魂,肺主魄,脾主智,肾主精。发外为五事,上应五星,下应五岳,皆模范天地、禀象日月,触类而不胜言。若能存神修养,克己励志,其道成矣。骨气坚强...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修真十书卷之十四钟吕传道集之论龙虎
道家思想吕曰:“龙本肝之象,虎乃肺之神[1]。是此,心火之中而生液,液为真水,水之中,杳杳冥冥而隐真龙;龙不在肝,而出自离宫者,何也?是此,肾水之中而生气,气为真火,火之中,恍恍惚惚而藏真虎;虎不在肺,而生于坎位者[2],何也?” 钟曰:“龙,阳物也,升飞在天,吟而云起,得泽而济万物,在象为青龙,在方为甲乙,在物为木,在时为春,在道为仁,在卦为震,在人身中五脏之内为肝。虎,阴物也,奔走于地,啸而风生...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修真十书卷之十四钟吕传道集之论丹药
道家思想吕曰:“龙虎之理既已知矣,所谓金丹大药,可得闻乎?” 钟曰:“所谓药者,可以疗病;凡病有三等:当风卧湿,冒暑涉寒,劳逸过度,饥饱失时,非次不安,则曰患矣,患为时病。及夫不肯修持,恣情纵意,散失元阳,耗损真炁,年高憔悴,则曰老矣,老为年病;及夫气尽体空,魂消神散,长吁一声,四大无主,体卧荒郊,则曰死矣,死为身病。且以时之有病,以春夏秋冬运行于寒暑温凉,阳大[1]过而阴不足,当以凉治之也...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修真十书卷之六十黄庭外景玉经注下
道家思想璇玑运转,气脉流通,无复休竟也。闭口养神,漱炼醴泉如流珠。 阴为牝,阳为钥,两不相伤得中和之气,还精炼形,故得完坚。 地载人,人悬天,道不在上、不在下,微妙在乾坤中央,故周流天下也。 明堂四达,应为四时,真人子丹之所居矣。子能思之,咀嚼其气,则寿无穷也。 头与足、肾与心,心赤肾黑,本同根水火相克,故异同。 丹者,血也,化入下源,变为白精。当此之时,缩鼻还之,上至泥丸,下至口中,变为玉泉也。...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修真十书卷之五十八黄庭外景玉经注上
道家思想, 老子者,先天地而生,后天地而存,有三十六校七十二名,及胞李母八十二年而生,故作《黄庭》以遗后世。运周反复,道毕自然。得其人,跪而受之。不得其人,万世勿语也。 。 老子恬淡自然,周流八极,恍惚莫测,变化无常,自能把符摄箓,总校诸神。道无二家,究备使然,道无二亲,常与善人。 , 黄庭者,在头中,明堂、洞房、丹田此三处是也。两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丹田,此三处为上元一也。黄庭者...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修真十书卷之五十九黄庭外景玉经注中
道家思想作道当入净室中,及胎炼形,还于精神也。 虚无者,自然也。守道养形,修契自然,无离于己身也。 恬淡清净,养神爱体,远害万里,无复思虑也。 学道俱备,身体轻举,恍恍惚惚,如有毛羽,来即举升,故曰扶踈。 得道不死,度世长存,乃能白日魂飞入太清也。 五藏法五行,或上或下,参差同一喉咙也。 上下三五合一室,三五亏则返一也。 左目为日,主父,治在其中。右目为月,主母,治在其中。斗者,七星候也,亦为之七政。...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信仰如何构成宗教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研究领域都以未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学术理论为遗憾,长时期依赖现代西方的理论而没有能够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现代西方主流理论多从理性人的构造出发,把它作为一切认识的前提。在西方入侵之前,中国文明对本身的认识自成系统,藐视其他文明。但是到了近现代,这一认识全面解体,逐渐被西方认识所取代。国内外中国研究也因此普遍从西方理论出发,不少学者甚至把它们硬套于中国实际...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