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谷学派的养生理论有哪些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从《鬼谷子》一书的内容来看,鬼谷养生的主要观点是精神与物质并用,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鬼谷子》一书有《本经阴符七术》,其中有“盛神”、“实意”、“养志”之说,在《持枢》和托名鬼谷子的《阴符经注》中又有保身、守时等理论。此外《本经阴符七术》中还有:“盛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散势法鸷鸟”、“转丸法猛兽”、“损兑法灵蓍”之说,这些质朴的说法,也可理解为类似五禽戏的仿生保健方法...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高考季看看道教哪些神仙掌握逢考必过的宝典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说起考试,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甚至连平时的小模小考,很多人都希望有个“考神”去拜拜能“逢考必过”。很多道教神仙也因为被奉为“考神”,奉祀供养的人很多。但是,道教哪些神仙是主管考试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道教神仙世界,看看道教哪些神仙掌握“逢考必过”的宝典。 1、主宰功名:谈经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为掌管福禄、主宰功名之神,《历代神仙通鉴》载:“上主三十六天仙籍...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音乐无为的妙韵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教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艺术,在曲调和演唱方式上,无不渗透着道教的无为之旨和自然清净的审美情趣,因此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老子说“大音希声”,这恐怕是对音乐之美最好的概括了。“希声”乃至“无声”,但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内涵,因此“希声”才能谓之“大音”。“大音”是天乐,也就是合乎天地自然之道的最美好的声音;而之所以“希声”,是因为最美的音乐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灵去感悟...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音乐发展史略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音乐源于劳动,因而,音乐所反映的内容最初也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实际需要相直接联系。道教音乐起源于原始巫教的降神歌舞 , 来自远古的巫文化。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中 ,广泛吸收了古代宫廷音乐、琴曲音乐和民间艺术音乐的精华 ,逐步形成了具有其独特风格的道教音乐文化。 道教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份,是中国音乐中的瑰宝,道教音乐的兴 起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原始巫教的降神歌舞 ,...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音乐与养生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在道教活动中所使用的音乐统称为道教音乐,它包括道教科仪音乐以及道士在宣道、布道和修身养性时所使用的音乐。可见,道教音乐也是道士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为了“绝尘欲,炼心性”,每日早晚必须面对神灵,上殿诵经。凡住宫观道士,皆以敲钟、击鼓为令,每日清晨五更开静,在打扫、斋沐、整肃衣冠之后,便上殿咏早坛功课经;每日晚斋毕,晚坛的头通鼓响,道众又要及时沐浴洗漱,严整衣饰登坛诵咏晚坛功课经。道众把这种早...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音乐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为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 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动是古代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未见有使用音乐的记载。道乐的使用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时期。据《魏书?释老志》记载...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重命养身的养生观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一、道教养生学是研究人的生命的 道教养生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它把人的生命作为考察研究对象,竭力了解人的生命本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并把延年益寿、开发智能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生命存在的奥秘等等,都成为道教养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长期实践中,面对这一“黑箱”,道教养生家也曾像中国医学典籍《内经》所记载的那样,打开“黑箱”进行过解剖...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超度沐浴荡除亡魂旧染黄华荡形天尊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在道教黄箓超度,通过开方破狱、摄召度桥、沐浴朝真、炼度施食等,荐拔地狱中的各类伤亡孤魂,使其出离幽狱,升登仙界。在超度过程中,通过开方破狱、摄召度桥等科仪后,将久沉黄泉冥府的亡魂救拔出离幽暗,上升南宫。 很多人好奇,亡魂凝浊积秽未除,如何就能获得超升。究竟在超度过程中,是如何荡除亡魂一身罪业的,是太乙救苦天尊临坛说法时,还是朱陵度命天尊陶铸魂魄时呢?其实,在道教专门有位神仙帮助亡魂涤除罪业...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神像供养礼仪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敬礼神像仪式,如:神像开光、神殿装饰、献神供品、敬香等,都属于供养的范畴。因道教敬神仪礼是伴随神像塑造就开始的,故我们先从神像塑造谈起。 (一)神像塑造 神像有木雕、泥塑、夹苎脱空、石雕等多种。在雕塑神像时,要进行敬神仪礼。其仪式主要有二:(1)择吉日良辰举行开工仪式。首先上供、焚香、诵经礼拜。如是木雕,造像工匠要用斧子在木料上方轻砍三个或七下,以示三请或表示赋予其三魂七魄...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的禁忌别冒犯了神仙或道人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道教进行宗教活动的醮坛,是神灵降至之所,既神圣又庄严。因此,道教在举行迎真祈福道场时,切不可有吊丧、问病、畜产等不洁之物进入道场。亲临醮坛之人,主要是道士,也不能不有诸多禁忌,即勿饮酒、勿食五辛、勿与别人同坐、勿视死看生、勿嗔怒、勿悲哀、勿见血。醮坛中人尤应忌食牛肉。道士本身也应保持清净之身,在行仪式之前,要斋戒沐浴,洁净身心。道士沐浴时忌俗人见浴,并忌用不洁之水。 道教祀神时常用香、花、灯、水...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的神仙谱系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中国道教信奉的神仙谱系极为繁杂。《太平经》中“神仙”分为六等,陶弘景著《位业图》,分七个“神团”,张君房《云笈七笺》等道书中更将“神仙”分为十个等级,最高为“三清”、“四御”,最低为“城隍”、“土地”。一般来说,道教神仙谱系是经过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长期演化才逐渐定型的。首先在南北朝时期确立了“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至尊地位,北宋时期则抬高了“玉皇大帝” 的仙阶...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的斋醮科仪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在道教官观内,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犹如演出一场折子戏,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 “斋”的原意指齐和净,后为斋戒、洁净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须沐浴,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示祭者庄诚。道收此礼,祈禳之初,素食清心,沐浴洁身,谓之“修斋”的初为“积德解愆”,再则“和神保寿”...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的拷鬼棒上怎么会有行刑拷鬼孟元帅和打邪灭巫朱元帅的名号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提起孟元帅,很多人都会联系到拷鬼棒。拷鬼棒,是供奉在法坛上的棍棒型法器,上面一般都会刻着“行刑拷鬼孟元帅”或“打邪灭巫朱元帅”。从前面的介绍不难发现,朱元帅曾立大誓愿断天下无道妖魔,济度群品,剪灭妖邪,一切害民不平之事,悉皆刬除。朱元帅主治火府雷部,驱逐罡风浩炁不正鬼神,扫荡天下妖氛恶毒之炁,屏除不祥。 那么,孟元帅的名号为何也会出现在拷鬼棒上?孟元帅有哪些职能呢? 孟元帅,讳锷...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的养生说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道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多神宗教,与儒教和佛教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的思想渊源,可上溯到黄帝时代,已有四千七百余年的历史。道教教义的理论基础乃是以春秋时期的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故道教称老子为其教祖。道教的基本信仰是以“道”为根本,所以称为“道教”。虽然道教的派别众多,但教义上都以“道”为宗旨。道教尊奉老子所著五千言的《道德经》一书,为教内的主要经典。道教主张清静无为...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的三灾八难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故事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一、风灾,二、火灾,三、水灾。八难者:一者得生人道难,二者去女为男难,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值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值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谓之八难。 《云笈七签》卷三十五“杂修摄”的八难为不废道心一难,不就明师二难,不托闲居三难,不舍世务四难,不割恩爱五难,不弄利欲六难,不除喜怒七难,不断八难...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