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大学专家学者一行到宝鸡磻溪宫进行道文化思想交流

    道家思想西北大学专家学者一行到宝鸡磻溪宫进行道文化思想交流

    2024 年 9 月 19 至 20 日,西北大学专家学者一行五人来到宝鸡,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道文化思想交流之旅。此次前来的有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茂泽,西北大学陕商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大学秦商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宏新,长安道学社社长张红,陕西省道教协会官网主编付薇,《玄门道语》杂志编辑韩缓之。他们首先对宝鸡磻溪宫遗址展开考察调研...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胡岩宗教 迷信 风俗习惯

    道家思想胡岩宗教 迷信 风俗习惯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较之一个世纪之前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宗教并未衰落,迷信也在发展。社会风险和个人生活不确定性的增加,催生出了现代迷信。不再找算命先生抽签卜卦的办公室一族,转而用计算机算命;不再以生辰八字谈婚论嫁的城市白领,改信星座之类,上互联网查验自己的婚恋前途或财运官运。失恋的失业的失宠的人当中,都有转而迷信者...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逃避现实锐意逍遥庄子其人其志

    一般认为,道家创始于老子,盛于庄子,所以后世多老庄并称。而我认为老子创立了道概念,庄子沿用之,但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核心并不相同。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蒙,现无考。有人说蒙即今河南商丘,亦有说山东曹县,无定论。漆园吏,一种解释是漆园这个地方的小吏,另一种解释是看管漆园的小吏,也无定说。庄子的生卒年代难以确知,大约与孟子同时或稍后...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王永俊德艺双馨是一代功勋教师祝健康长寿

    2016年3月12日,是我国一代功勋教师王永俊老师的80岁生日,11号上午有三位共和国老将军孟进鸿.王银彪.亲临现场助兴,有我国一代书画巨匠王超大师书写的寿字添彩;还有众多书画家,朋友.媒体的参于,使此次生日祝寿具有特别的意义。王永俊老师是位德艺双馨的教育家.数学家.哲学家.书法家和贤德的长辈.他的学生在世界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王永俊老师是郭沫若的, 数学家华罗庚的助手...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牛道淳的清静妙心思想

    道家思想牛道淳的清静妙心思想

    摘要:元朝全真派道士牛道淳的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书典籍,但其《文始真经注》是历代《关尹子》注疏中最富思想性、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两大文本之一,其《析疑指迷论》乃元代全真道的重要丹书。这两部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心性论思想,其中本来妙心清静无我、道由心悟本自见成的思想更是独具特色,不容忽视。 【作者】张丽娟 詹石窗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期刊】《宗教学研究》 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武当山教师参与步步夺金掀起走路健身热

    道家思想武当山教师参与步步夺金掀起走路健身热

    “昨天走了12030步,赚了0.8元!”3月15日早晨,武当山东风精铸学校的赵老师兴奋地说。最近,该校教师掀起一股走路健身热潮。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业余参与微信“步步夺金”。 有关调查数据表明,7成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高强度的工作给教师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以致出现慢性咽喉炎、静脉曲张、颈椎和腰椎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等多种教师职业病。每天走路使用微信“步步夺金”,不仅能赚钱...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智者除心不除事是何意庄子说了这样一句话读之则豁然开朗

    古语有云: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这句话其实不难解释,但这句话所包含的智慧却值得我们深思。 这句话是说, 愚痴的人,总是想要外在的人或者事物顺应自己。而有智慧的人则会让内心去顺应环境,接受好的与不好的 。而在两千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先贤庄子,曾留下这样一句话: “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说是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庄子诚信不足者必伤人伤己

    一、 《庄子》中有句话说: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与人相处要传达最朴素的言辞,不要过分地夸大或改变信息,这样差不多就能在所有情况下都保全自身。 传达言辞和信息,看似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很多时候却被人们添油加醋地改变了原有的意思,过多的夸赞可以让人变的喜悦,过分的夸大负面信息会让人变的愤怒 。只要在信息之间做一些微小的改动,就足以改变整个信息和言辞要传达的意思...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庄子让心修到简单之境使身安于应安之处

    一、 一个好的人生过程,一定不是因为增加或者复杂才变得好,而是因为减少,一直减到简单的状态才刚好。 即便对于那些需要不断增加的事物来说,增加只是一个过程与手段,最后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 比如说知识,我们增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复杂,而是让自己能够以知识悟到智慧,能用最简单的方式直达智慧的根本,而能够看到本质的这种状态,也是因简单而生的;对于名利富贵也是如此,我们追求名利富贵的目的...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庄子生气干什么教你把气还回去

    人,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也是感情最为丰富的动物,正因为人类有喜怒哀愁各种细腻的情感,才会让人类创造出大量的哲学思想、还有文学作品。 比如说咱们的唐诗宋词,随便哪一首,都是有感而发、饱含作者当时的情绪,所以叫做:喜怒哀愁皆可诗,亦苦亦甜亦为痴。 那在我们众多的情绪当中,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怒,也就是“生气”,生气好不好呢?大家都知道,生气当然不好! 庄子 很奇怪的是,我们虽然都知道生气不好...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庄子无用的诗意即无用乃大用

    在对诗歌的评价中,有一种说法是“没有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的存在并不是没有用,而是“无用之用”,存在且有意义。 针对这个问题,庄子和惠子之间曾有一段对话。 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 惠子曰:“无用。” 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这段对话饱含了庄子的大智慧,天地之大,人站立的地方...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庄子养生主篇二养生之道适时应务

    养生之法:缘督以为经—遵循中正自然之道。何为自然之道?庄子通过三则故事予以阐述。 庖丁解牛 文惠君惊叹于庖丁解牛之高超技法,庖丁说道:“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意思是说:“我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过本身的技术。刚开始宰牛,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牛,三年后宰牛,看见的就不是完整的牛。现在宰牛...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庄子全文和翻译的概论

    《庄子》书分内、外、杂三部分,流传至今有三十三篇,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思想核心:一.摆脱外物的束缚与羁绊,或者说摆脱对外物的依赖,才能逍遥游;二.不追求名利,不需要智巧谋划;三.不争辩是非,不讲求仁义;四.不在乎功用成败尊卑荣辱;五.治国之道,无为自然,无私心成见,使物自喜。...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宗教与中国文化道教少私寡欲理念的现代启示

    《道德经》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包括个人修身、治理国家、和谐万物、认识自然等各方面的智慧,是人类认识天地万物自然“本相”的重要法宝。 “少私寡欲”的概念出自《道德经》第 19 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这段话里,老子针对人类所表现出的张扬巧智、追求虚伪、远离淳朴、民风衰落等不良现象,提醒人们要回归到自然、真实、淳朴的状态...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老子的道德经道出了成功的真谛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这两句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呢?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至大的空间就没有角落,很大的器具成形就比较慢,现在“大器晚成”已经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其实,这句话正是出自于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德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传达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是意义重大。接下来...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