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道家经典道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全方面的深刻影响。汉语中有关“道”的词语或说法比比皆是,沉积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道教思想 “道”是道教思想的核心。在道教看来,“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是世界的最高实体,“道”具有超时空性,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最终依据和普遍法则。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得道成仙的五种途径

    修仙是一个由平常的人变为超乎异常的仙真的过程。根据道教固有的形神观,修仙必然对自身的形体与精神同样地关注,因此道士们长期探寻的成仙之途都是沿着“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方向。不过历代道所侧重的修仙之途不一,所尝试过的具体方法更是难计其数,就其要者言之,大约有以下几种主要的探索。 一是服药,包括到仙境中取得长生不死之药和按方合药两大类...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形神观初探

    道家经典道教形神观初探

    形神观在道教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来,对于形神问题,在中国1传统哲学与宗教中,都是曾被密切关注的领域,而且发生过几场大的争论。不过在道教中,对形神问题的讨论比其他任何宗教或哲学学派都更多,更频繁、更一贯。这是因为,对形神关系的讨论,涉及到道教的宗教理论基础,关系到道教的解脱途经。如果说,道教的宗教思想有一个自成体系的结构,那么形神范畴就是这结构之网上的关链纽结之一。 一...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建筑艺术

    道家经典道教建筑艺术

    中国道教建筑与佛教建筑和其他外来宗教相比,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与人伦情调。首先,它在布局上以木构架建筑为主,每座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一般分做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院落的风格。 道教建筑唐宋以前有观、治、庐、靖(或静)、馆等称呼,唐宋以后一般却称做宫或观,部分供奉民俗神的建筑则称做庙...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对生活的态度及其现代意义 尹志华

    道家经典道教对生活的态度及其现代意义 尹志华

    尹志华 道教是一个以现实人生为出发点的宗教,在追求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致力于把现实世界建设成美好的人间仙境。道教历来强调,“仙道”不离“人道”,修道者必须在社会生活中积功累德,成为社会公认的做人楷模,才有长生成仙的希望。信奉道教,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贯彻道教的精神,从而觉悟人生,提高境界。古云“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就是说要即世间而超世间,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我们认为...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对待其他宗教的态度

    道家经典道教对待其他宗教的态度

    凡是流传万世的宗教,其教主也必定是一位伟大的圣贤。 虽然各教教义上有所差异,但其宗旨都是引人改恶向善的,只因众生的根性、喜好,乃至于地域风俗上的差异,大道圣贤化现种种应身去度化群生。所以,道教对待一切宗教都是和平友好的态度。 道教认为,先天之道为一,后天之教有别,一切有形都是大道所化,一切宗教都是大道的示现。 如太上老君随方设教,历朝历代皆有应化之身,假名易号,普度众生;又如太乙救苦天尊...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宫观规约

    道家经典道教宫观规约

    (2015年6月29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 阆苑琳宫,实神圣庄严之地;黄冠羽服,乃抱朴守真之士。不肃威仪,道俗焉别?不持斋戒,修真何凭?故太上传经,垂唯道是从之训;祖师立教,有清规玄范之文。唯历代相承,戒律条文浩繁;时移世易,当有契理契机之规。为阐扬道范,丕振玄风,使务道之士知所依止,中国道教协会商诸山大德,特制订《道教宫观规约》。凡我玄门道侣,各宜遵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大医思想的当代价值

    道家经典道教大医思想的当代价值

    道教界应继承好“道医同源”的传统,把道教界学医、重医的传统恢复起来,使之成为道学道、修道的必要内容。 一 道教作为一个高度重视生命的宗教,历来就有重视医药卫生之道的传统,涌现出诸多深谙医药之学的高道,他们不仅是道门的宗师,也是中国医药学史上的大医家。他们在道教仙道贵生、养生修真、济世利人、修道积德、生道合一等思想宗旨的指导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医疗实践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在医学、病因病理学、治疗学...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医学对传统中医学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重生、乐生、养生”,是道教的基本教义。为此,道教认为只有能够做到却病强身才可能延年益寿,从而达到“长生久视”。因此,去除疾病才是“益寿”和“延年”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重视养生、重生的道教就必然要同医药学发生密切的关系。 如出自黄老道家之手的《黄帝内经》、方家之手张仲景的《伤寒论》。东晋著名高道葛洪的《抱朴子·仙药》、《金匮药方》...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伦理的现代价值

    道家经典道教伦理的现代价值

    道教是中国唯一产生于本民族文化的宗教,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自身明显的特点,又极具包容性。几千年来,它犹如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纳百川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丰富而成熟的教理教义。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文明日进。然贫富悬殊,社会矛盾重重;仇怨难息,争斗杀伐时起;贪欲丛生,纯朴本性易移。显然,我们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引领。这时,重温古圣先贤的教导,愈能显现其超越时空的深邃智慧。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义理之学的特征与亮点

    道家经典道教义理之学的特征与亮点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吸吮中华民族的人文乳汁而产生发展。其义理之学具有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的内涵特质与表现特色。 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道教以道为根基,具有很强融摄性。它凝聚了我国古代诸子百家文化中的神秘主义思想因素,营构成为五大部类的多元义理体系,鲜明地显现出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相联。 道教肇始于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传播太平之道,正式完成于东汉顺帝时沛人张道陵在鹄鸣山创立天师道(五斗米道)...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教七十二福地

    道家经典道教七十二福地

    皇井——在温州横阳县,真人鲍察所治处。 烂柯山——在卫州信安县,王质先生隐处。 勒溪——在建州建阳县东,是孔子遗砚之所。 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仙人张巨君主之。 灵山——在信州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 泉源——在罗浮山中,仙人华子期治之。 金精山——在虔州虔化县,仇季子治之。 阁皂山——在吉州新淦县,郭真人所治处。 始丰山——在洪州丰城县,尹真人所治之地。 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徐真人治之地。...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家采和强壮功的方式

    道家经典道家采和强壮功的方式

    1.采 (1)练 功者,初练时,先要选好练功场地。其法:两脚排开外八字式站立,两脚尖相距九寸,两脚跟相距五寸之间,站立端正,不可歪斜弯腰、曲背挺肚、仰胸闷头。两手 自然垂下,两目向前平视一丈之地,立稳之后,将浊气吐出,然后口唇密闭,舌抵上腭,心神安定,用神吸气,将两手缓缓向前提起平肩,分开十字式伸直,手心向 前,端立站定,稳一稳息,再将两手缓缓垂降下来,复归原样站立,为初步动作。...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家睡丹功诀

    道家经典道家睡丹功诀

    一、睡丹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1880-1969)最钦仰陈抟(希夷)一派丹法,认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八个字,确是真知灼见。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也说:“昔以因缘,得遇汪师(汪东亭),指示心息相依法门,方知玄宗确有真传。”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也讲...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道家哲学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道家经典道家哲学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葛荣晋 一、现代医学模式转型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现代社会和医学实践的长足进展,使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变化。比如中国在20世纪前半叶,居于前四位的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结核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也是这四种疾病;20世纪后半叶,居于头四位的疾病则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也是这四种疾病。由于中国和世界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根本变化...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